鸢飞鱼跃移动版

主页 > 释迦经典 >

佛真实境智正说经

佛真实境智正说经一卷
 陈天竺三藏真谛译
  不可言无二品第一
如是我闻。一时,佛。婆伽婆。住王舍城,耆阇崛山。与大比丘众,九万九千人俱。
皆阿罗汉,诸漏已尽。所作已办,舍诸重担。获得己利,尽诸有结。心善得解脱,善得自在。善得奢摩他,毗婆舍那。
其名曰,净命阿若憍陈如等。乃至住,阿罗那三昧定,须菩提等。
复有,大比丘尼众,三万六千人俱。摩诃波阇波提,乃至跋陀迦比罗比丘尼等,以为上首。
复有,无量无数,优婆塞,优婆夷。频婆娑罗王等,而为上首。
复有菩萨摩诃萨,无量百千。是贤劫中,诸菩萨众。或住此土,或他方来,一生补处。
弥勒菩萨。文殊师利菩萨。观世音菩萨等,而为上首。
皆悉通达,大深法性。调顺易化,善行平等。修菩萨道。一切众生,真善知识。得无碍陀罗尼。转不退法轮。已曾供养,无量诸佛。如是等众,皆悉聚集。
尔时,如理正闻菩萨。问能解甚深义节菩萨言。佛子。一切法无二。一切法无二,此言云何?
能解甚深义节菩萨言。善男子。是一切法,不过此二。谓所作,非所作。所作者,非所作,非非所作。非所作者,非非所作,亦非所作。
如理正闻菩萨问言。佛子。云何所作,非所作,非非所作。及非所作,非非所作,亦非所作?
能解甚深义节菩萨言。
善男子。所作者。此是大师,正教言句。若是大师,正教言句。即是世间,所立言说。从分别起。此世言说,若分别起。由种种分别,及所言说,一向不成。故非所作。,
善男子。非所作者。属言教摄。若有法,离所作,及非所作。是法,亦如是,亦如是。
若如是者。大师说教,可无义不?非无有义。若有义者,义相云何?
所谓,不可言体。惟是圣人,无分别知见,之所觉了。为欲令他了达。如是不可言体。是故大师,说此言教。谓是法所作。
善男子。非所作者。此是大师,正教言句。
若是大师,正教言句。即是世间,所立言说。从分别起。此世言说,若分别起。由种种分别。及所言说,一向不成。故非非所作。
善男子。所作者。属言教摄。若有法,离非所作,及于所作。是法,亦如是,亦如是。
若如是者。大师说教,可无义不?非无有义。若有义者,义相云何?
所谓,不可言体。惟是圣人,无分别知见,之所觉了。为欲,令他了达。如是,不可言体。
是故大师,说此言教。谓是法,非所作。
善男子。如巧幻师,及幻弟子。于四衢道。或取草叶,及木石等。聚集一处,现种种幻事。请象兵,马兵,车兵,步兵。摩尼,真珠,珊瑚,玉石,及仓库等。
若有诸人,婴儿,凡夫,愚痴,邪智。不能了别,草等幻本。
是人若见,若闻,作是思惟。谓实有此,象马四兵,及以库藏。若见若闻,随能随力,执着见闻。作是言说。此是真实,异此非真。是人则应,重更思量。
若有诸人,非婴儿,凡夫。及愚痴,邪智,识知。如是,草等幻本。若见若闻,作是思惟。无有如是,象马等物,及以库藏。
是人若见,若闻。随能随力,不着见闻。作如是言。如我所思。此是真实,异此非真。虽随世言,为显实义。是人不须,重更思惟。
善男子。如此婴儿凡夫。未得出世,真如圣慧。未识诸法,不可言体。
是人,若见若闻,诸法所作,及非所作。作是思惟。实有如是,诸法所作,及非所作。
何以故?可见可知故。是人若见若闻,随能随力,执着见闻。随见闻说。此是真实,异此非真。是人应当,须重思量。
若有诸人,非婴儿凡夫。已见真实。及得出世,真如圣慧。已识诸法,不可言体。
若见若闻,作是思惟。如所见知,诸法所作,及非所作。皆非实有。但有假相。从分别起,如幻化事,欺诳凡心。于此中,起所作,非所作名,及余众名。
是人,如所见闻,不生执着。不作是言。此是真实,异此非真。虽随世言,为显实义。是人不须,重更思惟。
善男子。如是圣人,由圣知见。已能觉了,不可言体。为欲令他,见法实相,故说教句。谓是所作,非所作等。
尔时能解甚深义节菩萨。即说偈言
 佛说绝言法  无二非凡境
 愚夫于中迷  缘二着戏论
 不决邪决故  常轮转诸有
 智人离见闻  简择中实义 
  佛真实境智正说经过觉观境品第二
尔时,昙无竭菩萨,白佛言。世尊。从此,娑诃世界。向东最远,极东方世界。过七十七,恒河沙,数世界。
有世界曰,善名闻。佛号,广大善闻,修伽陀,住处。
我于一时,往彼佛所。即于彼中,见一方地。有七十七千,诸外道众。以师为先,聚集而坐。为欲思量,诸法实相。
时外道众,思惟称量。简择安立,诸法实相。依其所学,求觅实相,无能得者。起种种执,相违斗诤。乃至,言相违害。由口刀杖,互相伤毁,便各分散。
我见此已,作是思惟。希有希有。诸佛世尊,出于世间。由佛出世。过觉观境,甚深法相,通达觉了,皆得显现。
菩萨说已。佛即告言。如是法上。如是实相,过觉观境。我觉了已,为他解说。安立正教,开示显现,令义浅易。
何以故?我说真实,但是圣人,自所证见。若是凡夫,觉观境界,自他可证。
法上,以是义故。应知实相,过于一切,觉观境界。
复次法上。我说真实,非相行处。一切觉观,缘相行处。以是义故。应知实相,过觉观境。
复次法上。我说真实,不可言说。一切觉观,但由言说。故知实相,过觉观境。
复次法上。我说真实,绝于四事。谓,见,闻,觉,知。一切觉观,缘四事起。
复次法上。我说真相,离诸斗诤。一切觉观,斗诤境界。以是义故。应知实相,过觉观境。
法上。譬如有人,尽一期寿,恒食苦味。复能觉观,比度忆持,蜜等甜味。无有是处。
复次,譬如有人,恒乐欲尘,尘欲焦热,之所烧然。
复能觉观,比度忆持。不缘尘相,依内离乐。无有是处。
复次,譬如有人,恒乐言诤,邪谈话戏。
复能觉观,比度忆持,圣默然定。无有是处。
复次,譬如有人,恒乐恒行,见闻觉知。复能觉观,比度忆持,绝四事处,灭离身见,是般涅槃。无有是处。
复次,法上。譬如有人,由恒蓄财,乐行征伐。复能觉观,比度忆持,北郁单越。无有我所,无所积蓄。不相斗诤,是现法乐。无有是处。
法上。如是诸人,在于觉观。复能思量,比度忆持。非觉观境,无有是处。佛说经竟,重说偈言。
 自证无相法  离言绝四事
 无诤法通相  过诸觉观境 
  佛真实境智正说经过一异品第三
尔时,净慧菩萨,白佛言。
世尊。是言正说,甚深希有。如世尊说,是真实理。微细甚深,难可通达。谓过一异相。
世尊。我于一时,见一方地。大菩萨众,修菩提行,在愿乐地。于此方所,聚集而坐。为欲思量,诸法实相。与诸行法,为一为异?
是时众中,有诸菩萨,说如是言。是真实相,不异诸行。
复有菩萨,说真实相,与行不一。
复有菩萨,起疑惑心,不信一异。说如是言。此一异中,何人说实,何人说虚?何者正行,何者邪行?为当执一,为当执异?
世尊。我见此事,作是思惟。
诸善男子。婴儿愚痴,无觉无了,非如理行。
何以故?是善男子。未能通达,微细甚深,真实之法。与诸行等,过一异相。
菩萨说已。佛即告言。如是净慧,如是法。
善男子。婴儿愚痴,无觉无了,非如理行。如来通达,微细甚深,真实之法。与诸行等,过一异相。
何以故?净慧。若执如此。依诸行法,修真实观。能达能证,真如之理。无有是处。
何以故?净慧。若真如,与行相,不异者。一切凡夫,应见真如。
复次,一切众生,正在凡位。应得无上,如安涅槃。
复次,一切众生,于凡位中。亦应能得,无上菩提。
若真如相,异于行相。一切圣人,已见真如。则应不能,伏灭行相。由不伏灭,诸行相故。虽见真谛,不能解脱,众相系缚。
若于众相,不得解脱。亦不解脱,粗重系缚。若不解脱,二种系缚。则不能得,无上如安,无余涅槃。亦应不得,无上菩提。
净慧。由诸凡夫,不见真如。在凡夫位,不得无上,如安涅槃。亦不能得,无上菩提。以是义故。真如之理,与诸行一。是义不然。
若有人说,真如与行相,不异者。由此义故。当知是人,不如理行。
复次净慧。一切圣人,由见真如。已能伏灭,诸法行相。非不能故。已能解脱,一切相结,及粗重惑。非不解脱。由二解脱。已得无上,如安涅槃。乃至已得,无上菩提。
是故真如,与行相异。是义不然。
若有人说,真异行相。以是义故。当知此人,不如理行。
复次净慧。若真如,与行相,不异者。犹如行相,堕于惑相。真相亦尔,应堕惑相。
复次净慧。若真如相,异行相者。真如则非,诸行通相。
净慧。以此真如,不堕惑相。复为一切,诸行通相。由是义故。真如与行,亦一亦异。义皆不然。
若有人说,真如与行,亦一亦异。以是义故。当知是人,不如理行。
复次净慧。若真如,与行相,不异者。如真实相。于诸行中,通无差别。行相亦尔,应通无别。是故,修观行人。于诸行中。不应过此,见闻觉知,修胜真观。
复次,若真如相,异行相者。以是义故。一切诸行,但惟无我,及以无性,应非真实。
复次一时,净不净品,各各别相。
净慧。由诸行相,但别不通。由观行人,于诸行中。过见闻觉知,修胜真观。
由诸行,无我,无性,所显是真。乃至,净不净品。亦非一时,各各别相。
以是义故。真如与行,亦一亦异。是义不然。
若有人说,真如与行,亦一亦异。当知是人,不如理行。
净慧。譬如,伤佉白色。不可安立,与螺一异。赤色与金,不一不异。亦复如是。
譬如毗拏,音声美妙。不可安立,与毗拏一,与毗拏异。
复如沉香,香气可爱。不可安立,与沈一异。
亦如摩梨遮,其味辛辣。不可安立,与摩梨遮,为一为异。
呵梨勒涩,亦复如是。
复如绵纩,其触柔软。不可安立,与绵一异。苏与醍醐,不一不异。亦复如是。
复如一切,有流苦。一切行,无常。一切法,无我。如是苦等。不可安立,与法一异。
亦如,贪欲嗔恚,愚痴慢等。无寂静相。不可安立,与其一异。
净慧。如是真如,与一切行。不可安立,为一为异。
净慧。如是真如,微细甚深,难可通达。我觉了已。为他解说,安立正教。开示显现,令义浅易。佛说经已,重说偈言。
 真实与行法  无一异俱相
 若执一异俱  说行不如理
 修行奢摩他  及毗钵舍那
 是人能解脱  相惑粗重结 
 佛真实境智正说经一味品第四
尔时佛告,须菩提言。须菩提。汝见汝知,几多众生。在众生界,有增上慢。由此慢心,记自所得?
复次,汝见汝知,几多众生。在众生界,无增上慢。不由慢心,记自所得?
须菩提言。世尊。我见我知,少有众生。在众生界,无增上慢。不由慢心,记自所得。
世尊。我见我知,无量无数,不可称说。诸众生等,在众生界,有增上慢。由此慢心,记自所得。
世尊。我又一时,住阿练若,远寂林中。有多比丘,大众聚集。去我不远,住练若处。
我又一时,日中后分。见此大众,互相聚集。随其所证,种种法相。说己修行,记自所得。
有诸比丘。由证见阴,记其所得。
或有比丘,证见阴相。
或有比丘,证见阴生。
或有比丘,证阴变异。
或有比丘,证见阴灭。
或有比丘,证阴灭道。如于阴中,有六证相。
或有比丘,证见诸入,记自所得。乃至入灭,及入灭道。
或有比丘,证见缘生,记自所得。乃至缘生灭,缘生灭道。
或有比丘,证见证食。
或有比丘,证见四谛。
或有比丘,证见诸界。及界差别,并种种界。乃至界灭,及界灭道。
或有比丘,证见念处,及念处相念处。对治念,对治道念处。修习未生念处。
证见念生,已生念处。
证见念住,及不忘失,增长圆满。记自所得。如证念处,正勤,如意足,根力,觉分,圣道。圣道相圣道。对治圣道。对治道圣道。修习,未生圣道。
证圣道生,已生圣道。
证圣道住。及不忘失,增长圆满。记自所得。
世尊。我见此已,作是思惟。如诸长老,随所证见,种种法相。记自所得。此诸长老,有增上慢。由此慢心,记自所得。是事决尔。
何以故?如其所说,自证见法。当知是人,未能了别,一味真如,遍一切处。
世尊。如世尊言。一味真实,遍一切处。微细甚深,难可通达。此言希有,是无对说。
世尊。若世尊,正教中。勤修观行,诸比丘等。一味真实,遍一切处。尚难通达。况诸外道,在正教外。岂能证知,一味真实。
佛言,如是。须菩提,如是。微细,最微细。甚深,最甚深。难见,最难见。遍一切处,一味真实。我觉了已,为他解说,安立正教。开示显现,令义浅易。
何以故?须菩提。于五阴中,清净境界。是我所说,名为真实。
须菩提。于十二入,十二缘生。四食四谛,诸界念处。正勤,如意足,根力,觉分,八圣道中,清净境界。是我所说,名为真实。
此清净境界。一切阴处,平等一味。无差别相。如于阴中,乃至,圣道分中。清净境界,平等一味,皆无差别。
须菩提。以是义故。应知,一味真如,遍一切处。
复次,须菩提。修行比丘。若已通达,一阴真如,人法无我。不劳更观,一一余阴,所有真如。于十二入,十二缘生。四食四谛,诸界念处。正勤,如意足,根力,觉分,八圣道分。
若已通达,一分真如,人法无我。不劳更观,余圣道分,所有真如。离,无分别后智。无有别观,能顺真如观。所余法,一味真实,遍一切处。
但以,无分别后智。随顺前,无分别智。观一切法,一味真实,忆持至得。
须菩提。以是义故。汝应当知。真实之理,遍一切处,唯一味相。
复次,须菩提。犹如诸阴,互有别相。如十二入,十二缘生。四食四谛,诸界念处。正勤,如意足,根力,觉分,八圣道分。互有别相。
若诸法真如,人法无我,互有别相。则诸法如如,人法无我,不成真实。应由因生。
若由因生,则成有为。
若是有为,则非真实。
若非真实,更应于此,求别真实。
须菩提。由此真实,不从因生。非是有为,非不真实。于中不劳,求别真实。
何以故?此法恒常。若佛出世。若不出世。法性,法界,法住。皆悉常住。
须菩提。以是义故。汝应当知。一味真实,等一切处。
须菩提。譬如众色,种种差别,更互不同。于诸色中,虚空无相。无有差别,无有变异。于一切处,同一味相。如是诸法,各各别异。
汝应当知。于诸法中,一味真如,等无差别。亦复如是。
尔时世尊,说是经已,重说偈言.
 法通相一味  诸佛说平等
 若于中执异  是人增上慢
 逆生死流道  微细深难见
 欲染痴覆故  凡人不能得 
尔时,观世音菩萨。右膝着地,合掌恭敬。而白佛言。世尊。我今从佛,闻得如是,解节深法。得未曾有,顶戴奉持。
世尊。当何名此经,云何受持?
佛告观世音菩萨。此经名为,了义正说。亦名,真实境智正说。亦名,十地波罗蜜依止正说。汝等应当,如是受持。
佛说是经已。八万菩萨,皆得大乘,威德三昧。无量无边,诸菩萨众,于无生法,得无生法忍。无数众生,从于诸流,心得解脱。无数众生,于大乘法,生信乐心。
【】【】【】【】【】【】【】
         佛说大自在天子因地经
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少卿传法大师臣施护奉 诏译
如是我闻。一时,佛在舍卫国,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尊者,大目干连,于其食时,着衣持钵,以精进力,运大神通,放无数光。其光金色,遍照虚空,
复以神力,变化其身,或大或小,或一或多。如火光炎,往昆仑山,山峰如雪,其山顶内,以金银琉璃,真珠码瑙,珊瑚摩尼,种种诸宝,庄严其地,有诸宫殿,一切珍宝,殊妙庄严。
于其中间,有大自在宫。广二由旬,高五由旬,光明照曜。有六十大神,恒常守护,百千天女,围绕四边,作七种妓乐。于宫四方,而有七殿,广一俱卢舍。
各以七宝,而用严饰。复于四边,各有浴池,甘露之水,清净弥满。于其池中,生白莲华,俱母奈花,如天白月。金银摩尼,庄严其上。
彼大自在天子,与乌摩天后,于师子座上,同座而坐。彼诸天众,恒来围绕,恭敬供养。其天忽闻,琴乐之声,音韵微妙。闻已爱著,令心迷乱。
尔时,尊者大目干连,虽闻其乐,以无畏善根,调伏其心,无所爱着。如妙高山,出于大海,安住不动。行精进妙行。受一切世间,众所供养。身相端严,威仪具足,手持钵器。乌摩天后,忽然见已,心生疑惑。
告天子言,此是何人,身被法服,端严寂静,调伏诸根,威仪具足,圆光照曜,如日初出,安然不动,如妙高山。
天闻言已,观察尊者,而复告言,天后,汝知识耶。
天后答言,我昔未见,今亦不知。
大自在天白言,此是大福德,离欲佛弟子,能破诸过,教化众生,与作安乐。因为乞食,而来至此。
乌摩天后,闻是语已,而白天曰,彼师云何,具何色相,有何道德威力,及未曾有法,我愿乐闻。
自在天曰,彼人之师,于三无数劫,求大菩提,广修福力,于其世间,难作能作。行檀波罗蜜,施于饮食,衣服,卧具,医药,金银,珍宝,奴婢,车乘,城邑,聚落,及大宝藏,国王之位,亦曾施诸婆罗门,妻子男女。于彼心中,无其毫尘之许,贪惜烦恼。亦无贪爱之名,
又为悲愍众生故,舍头目髓脑,鼻舌身肉,而无毫尘之许,痛苦之想。亦无虚假之名,行真实施,为求菩提,大威力果,具足檀波罗蜜。
又于三无数劫,为对种种,境界相故,行戒波罗蜜。坚守禁戒,以持戒威德,常得天人供养。
复为冤亲不等,违顺情差,行忍辱波罗蜜。以八正道,调伏其心,欢喜忍辱,令心平等。
复为上中下,三品众生,愍念饶益,利乐彼故,行精进波罗蜜。于昼夜中,策勤修进,复恐心意散乱,妄缘退故,行禅波罗蜜。令心决定,寂静轻安,
复为出生智慧,读诵分别,微妙经典,行般若波罗蜜。如是三无数劫,行六波罗蜜,求一切智智。今得佛位圆满,降伏一切魔王,证寂灭理,色心微妙。具三十二相,八十种好,金色庄严,圆光如日。三界无等,出轮回难,安乐解脱。
时,大自在天,说是语已,乌摩天后,闻复欢喜,布施等行,所得大果,今闻可解。
复问,于汝天自前,因修何行业,愿赐欢喜,为我略说。
时,大自在天,而复白言,汝今谛听,而为汝说,天后,我于过去,无数俱胝劫,于大牟尼佛所,布施供养,修福持戒,薰习智慧,过是已来,获自在报,于八生身中,得八种自在,
我曾生生,布施持戒苦行,求主宰自在,欲乐解脱,乃至究竟寂灭,安乐亦然。是故布施智慧观察,一心守护,修行不断。说是语已,大自在天,于其宫内,以其金钵,满盛百味,殊妙香饭,诣目连前,志心奉上。
目连尊者,即受钵饭,腾空欲回,大自在天。具宿命智,告目连曰,尊者大目干连,汝今暂住,谛听我言,极久远时,佛乃方出,我念过去生中,于此大地,为其主宰,能生灭世间,为三界师,无人等我。汝听此言,一心往彼,香醉山中。
时,大目干连,运神通力,腾空而往,香醉山中。彼山一面,有圣迹池,名曰天水。于此池中,即便洗浴,既洗浴已,坐香醉山上,开其金钵。其饭殊妙,色香具足,变成天食。
目连食已,忽有天女,奉上净水,目连受已。于身五分,而皆结净,坐彼山上,系意专心入定,作观思惟。自在天言,极久远时,佛乃方出,经于千生,不能得知,百千生中,亦不能知,经俱胝百千生中,亦不能知,从禅定起,往摩呬印捺啰山,入定思惟,亦不能知,
复入摩呬印捺啰山王窟,入定思惟,亦不能知,从此遍历,七十诸山,禅观思惟,亦莫能知,又往三十二洲,寂坐思惟,亦不能知。
目连曰,彼大自在天,智慧所生,言意诸小,声闻辟支佛,亦非能知。而乃一心,告长老舍利弗,尊者谛听,我于昆仑山顶,见大自在天,而白我言,极久远时,佛乃出世,我于此意,终不能知。
汝今尊者,具大智慧,深鉴精微,其天降雨,经三年三月,知其点数,四大海水,知其滴数,
四大洲人,知其心行。如是大智,佛子于此言意,应可了知。唯愿慈悲,略为显示。
时长老舍利弗,闻是语已,即入禅定,经百千俱胝生。思惟此事,而不能知。
尔时,长老大迦叶,白舍利弗曰,大自在天,所言之法,其意甚深,微妙难测。若汝得其佛力,方乃了知,若以自力,思惟如持,寸草量须弥山。
时大迦叶,而自思惟,若电影之间,刹那之顷,观过去,久远之事,如在掌中。唯佛大智,乃能知之。
于是大迦叶,发无垢清净之声,告大目连曰,若大自在天自行仪,则人间天上,无人了知,唯三界无等,一切智智,即可证知。
何以故,谓佛世尊,于百千俱胝,恒河沙数世界,所有过去现在,一切众生,上中下品根宜心行。皆悉了知,如观掌内,如是名为,一切智智。
是时,长老大目干连,舍利弗,大迦叶,同诣佛所,旋绕世尊,五体投地,一心敬礼,退坐一面。
尔时,世尊知彼心念,顾示微笑。
时大目干连,赞佛功德。佛面端严,如金莲开,慈颜适悦,福相深厚,牙齿齐密,身体殊妙,放大光明,青黄赤白,普照世间,山川幽谷,无不朗然。
设使百千,俱胝日月,团聚光明,亦不能及。宣清凉法味,三界普沾 一切众生,无不蒙益。
如是赞已,恭敬作礼白言,世尊。我于一时。持其钵器,往大自在宫,于彼乞食,时大自在天,见我持钵,如法施食,而告我言,极久远时,佛乃方出,我于此言,终不通达。
佛具一切智。世间所有,那臾多俱胝恒河沙世界,众生心行差别,皆悉了知 如视掌内,其舌广长,上覆面轮。唯愿牟尼为决疑意。
尔时世尊,以微妙梵音,告大目干连。汝今谛听,善思念之,吾当为汝,分别解说。彼于过去,八万四千劫前,彼时有佛,正等正觉,出现世间,名功德海,有一大城,亦名功德海。
彼有婆罗门,名曰寂静,有其二子,一名商迦,二名鲁支。渐次成长,聪明多智,俱厌生死,作礼父母,而白父言。我欲入山,于彼修道。父母不从,汝不得去。
复白父言,须去修道,如是三白,即离父母,入于山谷,于其山间,草庵而住。去庵十一步外,有老婆罗门,修仙人之法,
复有一人,亦相邻近,而自修行。忽因节日,四人聚会,
而复相问,各自爱乐,所求之事。鲁支问老婆罗门曰,汝修何行,求何果报。
老婆罗门曰,我所修者,求梵天身,天上千岁。
问邻近修行者,汝修何行,求何果报?
彼自答云,我求三界之主,天上千岁。
商迦大仙,而自告言,我求天上千岁,世间爱敬。
鲁支仙人,具大智慧,而白彼言,汝等三人,所求成就,得世间果报,我今所求,为彼世间,有色无色,二足 四足 多足 无足,上中下等,轮回众生,皆令解脱。
如是后时,佛从天上,与无数百千俱胝那臾多,释梵人天,凡圣之众,随从围绕,其佛安处,金莲之座,身着红衣,面如满月,放吉祥光,青黄赤白,降临大地,照诸有情,令心清净。彼前四人,修行之者,来诣佛所。
时老婆罗门,以白吉祥草花,供养于佛,作礼旋绕,而发愿言,以我此善,为梵世主,五面端严,与无数众生,施愿圆满。次一仙人,以一铁片,用供养佛,
复用香油,涂佛足上,而发愿言,以我此善,得那罗延天,身为三界主宰。
次商迦仙人,然灯三盏,施三条针,志心供养,而发愿言,献此三灯三针。愿具三眼,得三股叉,于生生中,恒行施愿,为世间主宰,得八自在,成就欲乐,心识聪利。
尔时,鲁支头髻殊妙,发长赤色,遂解头髻,布于道路,告世尊言,愿佛慈悲,踏我发过,佛之两足,于三界中,得未曾有,千幅网鞔,有幢印  幡印  金刚杵印,如是印相,纹同绮画,妙善庄严。佛遂踏过
而发愿言,以我此善,当得成佛,救诸轮回,一切众生。如是四人,各发愿后,其老婆罗门,所修众善,获梵王身,具五头面,为三界主,用吉祥花布施,感手持天拂。
若次修行者,所修善根,得无边福,获那罗延天身,施铁供养,感手持轮宝,名曰妙现,能破一切修罗。
第三商迦仙人,若施三灯,感面生三目,施于三针,感得三股叉,
若旋绕世尊,得世间爱敬,八种自在,为其主宰,能生灭世间。
第四鲁支者,布发供养,以愿力故,当得离欲,出过三界,成一切智智,号天中天。尔时世尊,欲重宣此义,而说颂曰
 最上吉祥花  施已复旋绕
 当得梵王身  称为索诃主
 五面相庄严  手持于天拂
 施铁获功德  得那罗延天
 手持妙现轮  能破于修罗
 燃彼三盏灯  三针同供养
 面感三目生  手执三股叉
 鲁支大仙人  布发而供养
 以此妙善因  当得成佛果
 自在天忆念  过去无数劫
 彼等修行因  其后当作佛
 出现于世间  声闻不能知
 唯佛无上觉  晓了能分别 
尔时世尊,告目连曰,彼大自在天,所生此身,甚为希有。彼从梵天,下降人间,时寒林中,有饿女鬼,名曰幻化,
彼与鬼交鬼,即有娠,彼即托生,在鬼腹内,后乃生身,面有三目,身有光明,其母见已,怕怖而走,以彼福故,光照寒林,一切鬼众。
是时鬼众,见光如日,心生疑惧,而即问曰,汝是何人。
彼即答云,我是大自在天,名曰自生。鬼众闻已,恭敬礼拜,而乃赞言,胜力精进,色相殊妙。
复有天人,及彼梵天,俱来瞻仰。天人之众,见彼梵天,具其五头,内一丑恶,众怀惊恐,心生热恼。
告大自在天,可能为我,截去彼头。大自在天,告天众曰,若截彼头,令我获得,杀梵天罪。天众复言,如有过罪,我等分受。
时,大自在天,许之言得。寻即自变为大鹰身,以其手爪,摘去一头。
是故大自在天,于其手中,持梵天头。一切天人 婆罗门众,普遍皆知。佛说是语,
时长老大目干连等,一心听受,皆大欢喜。
 
 
 

(责任编辑:辉煌者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