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大佛顶首楞严经》(58)
本文摘要:《众生皆住大圆觉,自性般若色相中, 如如智镜映一切,不生不灭无增减,》 《一即一切无二相,一心一尘即大千, 众生同在无量觉,不因生死虚妄相, 有所减少及增加,》 《世间生死诸万象,自心前世所修因, 面对世
《众生皆住大圆觉,自性般若色相中,
如如智镜映一切,不生不灭无增减,》
《一即一切无二相,一心一尘即大千,
众生同在无量觉,不因生死虚妄相,
有所减少及增加,》
《世间生死诸万象,自心前世所修因,
面对世间即观心,如对镜像观自面,》
《一切唯是自心造,无相智镜诸尘埃,
心动相现无穷尽,难见清净自在心,》
复次,阿难!云何十八界,本如来藏,妙真如性?
《原文》阿难!如汝所明,眼色为缘,生于眼识。此识,为复因眼所生,以眼为界?因色所生,以色为界?
《原文》阿难!若因眼生,既无色空,无可分别;纵有汝识,欲将何用?
《原文》汝见又非青、黄、赤、白,无所表示,从何立界?若因色生,空无色时,汝识应灭?云何识知,是虚空性?
《原文》若色变时,汝亦识其色相迁变,汝识不迁,界从何立?从变则变,界相自无;不变则恒,既从色生,应不识知,虚空所在?
《原文》若兼二种,眼、色共生,合则中离,离则两合,体性杂乱,云何成界?
《原文》是故当知:眼色为缘,生眼识界,三处都无。则眼与色,及色界三,本非因缘,非自然性。
《注解》《阿难,云何十八界,本如来藏,妙真如性?阿难,向你现在,所见到的明相,是以眼能见色,》
《为因缘生出了,眼所见识,这个眼识,是因为以眼所生,也是以你的眼,为境界吗?还是因为,色所生的眼识,以色为境界哪?》
《注解》《阿难,若是因为你的眼,而生出的眼识,那么你的眼,已经成了眼识,便没有色空,也没有了分别性,》
《你纵然有了眼识,没有了一切,又有什么用那?你的所见,又不能分别,青、黄、赤、白,都没有表示,又从哪里立境界哪?》
《注解》《若是因色,生眼识,虚空没有色时,你的眼识,随无色而灭,怎么又能认识,是虚空性哪?》
《要是那些色相,有所变动,你的眼识,不随其色相变动,你的眼识不动,那些变动的,色相境界,又从哪里立哪?》
《若是随着色相变动,眼识境界自己,便没有境界,称为眼识界了,若是不随色相变动,那就是恒住,那么你的眼识,从色相生,就不应该能识知,虚空的存在?》
《注解》《若是眼识,生于二种,眼及色相,共同生出来的,眼识于色相,合在一起,中间有个,离相,才能共用互知,》
《若是没有了离相,眼识界色相界,合在一块,会使色相界,眼识界,杂乱无章,怎么能成为立境界哪?》
《你要知道,眼色为因缘,生出的眼识界,三处都没有处所,那个所谓的眼,于色相,及以色界三处,不是因缘,也不是自然性。》
《注解》《真心见性无所见,遍及虚空诸色缘,在眼能现识境界,不动心念全辩明,》